© 清风听雨|Powered by LOFTER
作品《大家都爱霍去病》《美少年亚西比德》Ao3: qingfengtingyu

安提诺斯,是古罗马五贤君之一哈德良的亲密爱人、贴身男宠。 

不过,不要把那时候的“同性恋”等同于现在。在古罗马,同性恋是公认的社会文化,在古罗马极盛时期,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许多文学、艺术、诗歌中。 

同性恋文化在欧洲的发展,以古希腊时期为最高峰,许多著名学者如希罗多德、柏拉图、色诺芬与阿特纳奥斯等都曾在著作与论述中提及或探讨古希腊社会上盛行的同性恋文化。当时古希腊盛行成年男子与少年间的同性爱情,年长的男性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教授给少年,并且兼具保护者的角色,年长者的爱情对少年是有所助益的,能在很多地方提供资源给予少年,这种关系更像是老师与学生。古希腊对同性恋美学推崇备至,相关题材泛见于雕塑、绘画与文学等,他们也不像现代那样将性取向视为一种标签,这种同性恋文化在拉丁文或古希腊文中所代表的含意,同时包含友情、尊敬和双性恋。 

古罗马的同性恋文化最初发展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但受到社会普遍的谴责,被认为是古希腊传至的风气;而到罗马帝国时期则转变成流行的社会文化。 

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大约公元123年,安提诺斯来到哈德良身边,成为他的宠爱之人。 

安提诺斯确实长得年轻貌美,同时又聪明伶俐,深得哈德良宠爱。有这样一个故事,来自写在草稿上的古罗马诗篇。 

一个天气阴沈的早间,在罗马市郊一个大型的狩猎场上,哈德良率领部下以及安提诺乌斯,正在围捕一头凶猛的母狮。时间过了很久,皇帝和大臣们大汗淋漓,但毫无收获,皇帝有些丧气,几乎想终止这场无趣的“战争”。安提诺乌斯为了让皇帝能够兴奋起来,便自告奋勇奋不顾身冲向那头凶猛的母狮,但在那头巨狮面前,他太瘦小无力了,很快被狮子扑到了身上,皇帝看在眼里,极为着急,不顾自己的金贵之躯,奋然从狮子利爪下救出心爱的安提诺乌斯,士兵们被他俩的举动感动,士气大振,一举蜂拥而上,捕获了母狮。 

可以看出,哈德良和安提诺乌斯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纵欲的统治者和无助玩物之间的关系。 

安提诺斯因为事故死后(其死因现无定论),哈德良皇帝无比悲痛,塩野七生在《罗马人的故事》中如此描述:“史学家们一致表示,接获此消息的哈德良像女人一般嚎啕大哭,没有人安慰得了他。”皇帝尽其所能缅怀安提诺乌斯,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把他的画像刻上奖章,帝国多处场所树起他的雕像,并有许多留到今天。哈德良还仿照亚历山大大帝纪念情人的方式,宣布安提诺乌斯为神,并在雅典等多个城镇建立了庙宇。今天的安提诺波利斯市(Antinopolis,位于今日的埃及南部)就是哈德良在安提诺乌斯溺水的地点所修建的城市。 

接下来的内容,来自《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画册》。 

罗马艺术家,活跃于公元2世纪,安提诺斯胸像,约公元130—140年,高:90厘米,大理石,庇护—克雷芒博物馆 Roman artist, active 2nd century Bust of Antinous, ca. 130–140 AD Height: 90 cm; Marble Pio-Clementino Museum 

安提诺斯是罗马皇帝哈德良的年轻男宠。传说中,安提诺斯十二岁左右时,哈德良遇到了这个漂亮的男孩儿,疯狂爱上了他,并让他一直陪伴左右。然而,男孩就在皇帝眼前溺死在尼罗河中。在其悲剧般地早亡之后,哈德良将安提诺斯指定为神。很短时间内,出现了众多安提诺斯的雕塑和胸像,用作不同的宗教仪式场合。这件胸像就产生于那个时期,从一七七零年开始,就一直在胸像展厅中展览。作品展现的年轻男子,符合官方的肖像规定,将其表现为有着裸体躯干的神或英雄。沉思的表情,双眼低垂,柔和的、理想化的古典五官,以及丰厚充满肉感的双唇,这都是安提诺斯的特征。他的头发弯曲浓厚,盘绕在前额和太阳穴上。一七七零年,枢机主教费代里科·马尔塞洛·兰特斯 将胸像作为礼物,献给克雷芒十四世,此后胸像进入吉亚拉蒙蒂博物馆。其出处据说是哈德良别墅。 

【说明:以上部分文字内容译自《梵蒂冈绘画大全》,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